浏览易车国际站
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,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。
添加图片
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,智能座舱作为提升用户体验和车载功能的关键技术,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时的重要标准。从人机交互到车联网功能,再到OTA升级能力,智能座舱的各项技术不断突破,成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今,随着多家汽车企业的不断创新与布局,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。
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:极氪、问界等车型领跑
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,2024年上半年,中国市场乘用车座舱芯片交付量排名中,恩智浦、高通与瑞萨分别位居前三,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。尤其是在芯片领域,恩智浦的市场份额达到28.73%,高通紧随其后,市场份额为23.72%。此外,瑞萨的11.96%市场份额以及国内芯片供应商如芯擎科技与华为的崛起,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竞争力。这一格局不仅反映了智能座舱技术的飞速发展,也显示了国产芯片企业在座舱域控领域的逐步崛起。
在智能座舱的车型表现方面,极氪007无疑处于行业前沿。作为极氪推出的智能电动轿车,其座舱技术的表现获得了广泛好评,成为消费者在高端电动汽车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。极氪007不仅在车内智能体验上具备领先优势,其集成了先进的高通8155平台,配合AI应用多模融合,使得驾驶者与车内环境之间的互动更加流畅与智能。此外,问界M9、奇瑞风云T9、星途星纪元ET、理想L6等车型也凭借其出色的智能座舱技术,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
智能座舱渗透率快速提升,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
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在过去几年中有了显著提升,特别是在30-50万元区间,2023年渗透率高达70%。在5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,智能座舱的渗透率甚至超过80%。这一变化与消费者对智能化驾驶体验的需求增加密切相关。而在中低端市场,尤其是10-20万元区间,智能座舱的渗透率也迅速提升,从2023年的不到40%跃升至2024年的60.1%。
这一趋势反映了智能座舱技术不再是高端车专属,而是正逐步渗透到更多价格区间的车型中。这意味着更多品牌正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智能座舱的普及化与高端化,力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格局的深度融合
在智能座舱技术的驱动下,车载芯片、车联网技术以及AI智能交互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核心。高通的8155平台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逐步深入,并且在车载娱乐、语音识别和智能导航等方面表现突出。此外,华为鸿蒙生态和德赛西威等厂商的崛起,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座舱技术的多元化发展。
极氪作为行业的创新先锋,已经通过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,将智能座舱技术提升至新高度。从车内大屏显示、语音识别系统,到智能驾驶辅助功能,极氪的智能座舱不断突破传统概念,以“数字化、智能化、人性化”的设计理念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。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,极氪不仅提升了座舱的智能体验,也增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。
同时,比亚迪与OPPO的战略合作为其智能座舱带来了更多突破。双方通过合作整合OPPO的智能硬件技术与比亚迪的汽车制造优势,使得比亚迪的智能座舱技术在市场中获得了更大的竞争力。可以预见,随着这一合作的深化,比亚迪的智能座舱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引领行业趋势。
盈利能力提升,企业竞争力加剧
在智能座舱企业的盈利能力方面,天迈科技和富瀚微的表现非常突出。根据南方财富网的数据显示,天迈科技在2024年第二季度以42.9%的毛利率领先行业,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市场中的应用逐渐增多;而富瀚微紧随其后,毛利率达到38.44%。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性能,正在推动智能座舱技术的不断成熟,同时在盈利模式上也逐渐形成差异化竞争。
此外,中科创达以13.64%的净资产收益率在智能座舱企业中脱颖而出,证明了其在座舱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市场适应能力。
智能座舱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关键战场,品牌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布局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市场份额。极氪等领先品牌正通过不断创新与优化座舱技术,引领市场发展,而其他品牌也在加速追赶,力图占据智能座舱这一新的竞争高地。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体验需求的不断提升,未来智能座舱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格局的演变值得期待。